Skip to content

风车

到处可见的风车是荷兰为人熟悉的传统风景,和郁金香、木屐和乳酪一样,都代表着这个低地国家。这些充满魅力的风车唤起人们对荷兰过去的回忆,回顾历史,风车的发明对荷兰和荷兰人民有深远的影响。

Hendrik_Cornelisz._Vroom_-_View_of_Delft_from_the_Northwest_-_WGA25411不同形态的风车自1050年开始在欧洲各地出现。以水平轴运作的磨坊先于法国和西班牙出现,然后在佛兰德和南英格兰出现。自1180年起, 以垂直轴运作的磨坊在荷兰出现。这个独特的设计使用一个辘轳,所以风车叶会随着最佳风向转动,动力得以最大化。这些新型的风车可以不同的速度转动,而且,风车的多层的结构便利风能在每一层驱动不同的活动。

在17世纪,风力对荷兰黄金时代的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曲轴的发明,风车的中轴可以驱动上下的运动,令动力的用途更广泛。风车可以驱动磨坊用作研磨谷物、香料或烟草、在制纸过程中砸碎纤维、锯木、也可配合传动轴为染布房泵水等等不同用途。风车提供的动力,对代尔夫特陶器制造业十分重要,因为驱动磨坊和砸碎的功能促进颜料的生产。风车也改变了荷兰的地貌,风力协助清理低洼地带的积水,帮助荷兰人开垦新的土地。

Port at Delft

几幅描写代尔夫特的画作都记载了当地风车遍布的风貌。画家Hendrick Cornelisz. Vroom(1562–1640)的作品「代尔夫特风景」(大约1615年完成)中,描写当时从西北方向眺望代尔夫特的风景,可看见最少有8个大小不同的风车。画家Daniel Vosmaer (1622–1669) 的作品「代尔夫特港口」描写1658年至1660年间代尔夫特的风景,城市内的石磨坊和磨坊塔都在这幅画构图的中央。画中的石磨坊是 Rouaan工厂的一部分。这个磨坊源自中世纪早期的一座磨坊塔,位于代尔夫特城南部的Bastiaensvest,也是城池防御工事的一部分。在画中可见的城墙底层的木制的建筑在荷语叫做「Aardewasserijen」,这些在水源旁边的建筑物是用来净化黏土的设施,黏土经处理后会成为陶泥。在左边,一堆堆白色的黏土有待处理。两艘船在海港停泊,可能是在供应制作釉所需的原料:木材、黏土和矿石,也可能是在等待代尔夫特陶器被运上船。

代尔夫特曾经有超过15座风车,可是在今天,只有一座名为「玫瑰」(Roos)的风车仍然保留下来。 一座磨坊自1352年一直在凤凰街(Phoenixstraat)这个位置出现,名叫Gasthuismolen。至于玫瑰石磨坊则自1679年建立。直至2015年2月,这个风车继续运作,作用磨谷物、燕麦和斯佩耳特小麦。我们有理由相信玫瑰工场曾经使用这个风车去磨碎颜料和其他物料。

De Rosmolen - Penny print制作成为釉和颜料的原材料被运送到代尔夫特。这些原材料在代尔夫特的工厂经过部份处理,而风车在这个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铅黄(由沙、盐和苏打混合而成)用作一种中性的物料来制作白色的锡釉和透明的铅釉(Kwaart)。 铅黄和制作锡釉的混合物(包括深蓝色粉末颜料、铜填充剂和锡灰)被放在烤炉中。铅黄被融化加入混合物,这两种物料在烧制陶器时也一同被加热。锡釉和能渗漏的的铅黄然后被运送到风车魔方中磨碎。

白色铅是铅釉所需的原料之一,而风车就是取得白色铅的重要工具。铅氧化物的白色粉末经过风车磨碎,再加上白垩形成圆筒形的白色铅。这种物料叫做「Goudglette」,加上铅黄、钾盐和盐,是放在烤炉底部的合成物,处理手法和锡釉一样。冷却以后,釉物料的硬层会被运送到风车磨成粉末。把釉磨成粉末的程序可以在工厂以马匹驱动的磨坊进行,而磨坊的中轴有一匹或多匹马驱动。马匹被绑上背带,推动木条围绕着驱动磨坊的中轴行走。一些19世纪的印画描写马匹驱动磨坊的运作模式。Ham工场是代尔夫特其中一家拥有这种磨坊的陶器工场。 代尔夫特城的大型风车也负责磨碎釉的工序。这些风车磨坊由一个直立的圆形大石在一块水平的大石的边缘运转。这些大石重约5至7吨,把矿石和石块磨碎成石灰、红土和黄色的赭石。为了防止不同的颜色混合,磨坊有不同的大石(一些磨坊甚至拥有合共四套大石),储存在封闭的房间之中。这些房间常常以处理的最主要的颜色而命名,例如「铁红室」、「黄室」和「毒室」。「 毒室」顾名思义,可能用作准备带有毒性的颜料,例如白色铅和氧化铜等等。

Detail-Kaart-figurratieg-Delft-1678-de-haven

这些磨坊也准备不同的颜料。这些颜料荷语称为「Kleine verven 」是小颜料的意思,因为工场使用的数量相对蓝色、白色的锡釉和透明的铅釉都少,所以制作的数量也不多。红色颜料的原料为亚美尼亚红土,因为在18世纪使用的铁红不能抵受烤炉的高温。其他颜色则是金属的混合物,例如绿色的氧化铜、棕色的氧化铁、紫色的氧化锰、黄色的锑和蓝色的氧化钴。 氧化钴混合了玻璃去取得蓝色的效果。氧化钴不可以与水或油混合,但却可以在高温与玻璃混合。这个冶炼的产物最后被磨碎而成精细粉末。最后,这些粉末会融入水中制作成液体颜料。

另外一座名为「孔雀」(Paauw)的风车被特别称为白磨坊(Witmolen),与其他的颜料磨坊(Verfmolen )有所不同。孔雀风车位于代尔夫特的东面,在Kromme Wetering和 Pijnackerse Vaart两条水道的交汇处, 和其余3座白磨坊一样都位于这些水道附近。这个由风力驱动的白磨坊用作为几家包括孔雀(Paauw)和三钟(Drie Klokken)等代尔夫特陶器工场磨碎原料。不同的工场合资拥有一座风车或磨坊在当时来说十分常见。举例说,在1775年,这座风车促成了三家制造商,分别是三钟(Drie Klokken)、瓷壶(Porceleyne Lampetkan)和瓷碟(Porceleyne Schotel)的合作,分享风车这个重要资源。

另外一个对代尔夫特陶器工业十分重要的磨坊就是Grieksche A磨坊。 它位于代尔夫特城以外在Kromme Wetering水道附近,属于Grieksche A工场的一部分。起初时,Wouter van Eenhoorn也就是Grieksche A工场的负责人,使用属于Pieter Gerritsz的磨坊去磨碎颜料,但他不太满意其产品质量。 于是,他就在1661年购买属于自己的磨坊,命名为Grieksche A磨坊。在1679年,三瓷筒(Drie Posteleyne Astonne)工场也使用Grieksche A磨坊去准备颜料。两家工场的拥有者,分别是三瓷筒的Pieter Gerritsz. Kam和Lambertus van Eenhoorn,一同协议,磨坊在任何时间都应该准备好16筒的白色颜料、1筒的蓝色颜料和1筒的其他颜料,但我们直到今天仍然不知道其用途。金属锅(Metaale Pot)工场的东主Lambertus Cleffius使用两座不同的磨坊,也就是Grieksche A磨坊和Hollandsche Tuin磨坊,去混合和制作颜料。

Back To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