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贤士的崇拜

代尔夫特陶器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中国瓷器在欧洲

中国瓷器通过丝绸之路经由伊斯兰到达欧洲的最早确切时间,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目前,我们所能追溯到最早出现在欧洲的中国瓷器图像记录,是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意大利绘画安德里亚·曼特尼亚的《贤士的崇拜》(约1495-1505) 和乔瓦尼·贝里尼的《神的盛宴》(1514)。这两幅画中所呈现的瓷器传递了一个清晰而又独特的信息:它是可以供奉给神祇的礼物。这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人将瓷器与脆弱、女性化、颓废、肤浅等词联系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趣的是,东方卡斯珀国王的相貌很像我们国人熟知并喜爱的一个神祇——老寿星。然而,就像所有荷兰黄金时期画作中所描绘的陶瓷一样,我们无法考证这两幅画中出现的陶瓷究竟是中国瓷器还是其他地方出产的仿制陶器。

贤士的崇拜
图一 贤士的崇拜(约1495-1505)
48.6 × 65.6 cm (19 1/8 × 25 13/16 in.), 85.PA.417
The J. Paul Getty Museum, Los Angeles

由于无法理解制作过程,早期的欧洲人错误地认为中国的瓷器一定是由蛋壳、贝壳、骨头或某种液体混合制成的。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直到17世纪上半叶,瓷器制造工序的奥秘才被揭开。代尔夫特陶器中的一种硬质并且没有涂有釉面的红色代陶,在欧洲瓷器制造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终于,历时200多年后,德国在1706年生产出了第一件欧洲本土的硬质瓷器。

代尔夫特陶器的起源及其与中国和中国瓷器的联系

代尔夫特的工匠们将一种正面涂有白色锡釉,背面涂有透明铅釉的马约利卡陶器(majolica) 进行制作工艺的改进,使其能够在质量上更接近中国瓷器,用这种创新方法制作的陶器,在17世纪被称为“荷兰瓷”或“代尔夫特瓷”。当时欧洲陶瓷市场的大半江山都被奇异的中国瓷器所占领。“荷兰瓷”则专心制作那些精美奢侈并绘有欧式风景、历史、圣经、神话场景和家族徽章等的陶器, 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小。而同一时期的中华大地,由于一场改朝换代的明清战争,许多窑被毁,中国瓷器的制造也因此而停止。1650年左右,欧洲市场的中国瓷器出现了明显的短缺。这一战乱却给代尔夫特陶器带来了新的机遇。代尔夫特各窑对市场的变化反应迅速,从原先只模仿中国瓷器的胎体、但保留欧式风格的图案,变成了同时模仿胎体和图案,新颖别致的器皿热销于市场。由此,代尔夫特“瓷器”接管了荷兰市场,并出口到其他国家。

如上所述,中国瓷器在17世纪的欧洲一直很受欢迎。为了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代尔夫特的工匠们生产了大量具有中国风的陶器。中国风是欧洲人创造的中欧艺术、审美和风格上的一种美学融合。自此,中国风逐渐在欧洲大陆的园林和室内装潢中风靡开来。遗憾的是艺术史学者们对中国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8,19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对代尔夫特陶器影响中国风发展的认识,却被忽视和低估了。

巨型狮首兽足中国风葡萄酒冷酒器

Unique 17th C winecooler _ARB1522-1
图二 巨型狮首兽足中国风葡萄酒冷酒器 (约1690)

Aronson Antiquairs为您呈现了这款17世纪独特的巨型狮首兽足中国风葡萄酒冷酒器,它是代尔夫特中国风格的完美范例——欧式的外形、功能和中国风的精美绘饰,使这一巨型冷酒器代表了当时欧洲顶级阶层的精致餐饮文化。

过去,因为饮用水不干净,整个欧洲人都喝含酒精的饮料来代替,比如棕色的、未经过滤的、低酒精含量的啤酒。尤其在欧洲北部,饮用葡萄酒是高阶层身份的代表,而啤酒更多的是一种普通人的饮料。在17世纪的荷兰,作为餐饮文化的一部分,宴会都会使用精致的器皿来装饰。通常,在准备上酒之前,仆人们会把酒瓶放入盛满冰或冷水的冷酒器中起到冷却的作用。皇室举办的宴会使用的都是银器与代尔夫特陶器。本文所介绍的冷酒器,就是在宴会中炫耀、彰显主人的财富与品位,以获得惊艳宾客为目的。

自1680年以来,出于经济上的原因以及作为一种质量的保证,尤其是在对外出口中,工匠们会把窑场所有者的首字母或窑场的名称标志于代尔夫特陶器上。但并不是所有的器具都有标记,其中包括许多这一时期生产的贵重而特殊的器皿。例如本文所介绍的葡萄酒冷酒器就没有标记。但我们根据许多的风格细节来推断,几乎可以肯定此器是由De Grieksche A设计、绘制和制作的。

图三 冷酒器,出售于1920年 Frederik Muller & Cie 阿姆斯特丹

首先,这一葡萄酒冷酒器,很可能是一整套葡萄酒具的一部分。可以想象,这一整套的酒具因其高难度的制作工艺而十分昂贵,它很可能由皇家宫廷或其所在圈子定制的。其次,De Grieksche A是少数几个有能力生产如此巨大而高质量器皿的窑场之一,而该窑在1686年至1701年归Adrianus Kocx所有。另一个已知的冷酒器(见图三),其大小和形状都与本文所介绍的相似,绘有不同的图案却没有标记。非常可惜的是此冷酒器目前依然下落不明。

Aronson Antiquairs所拥有的冷酒器画面把仕女图、顽童、八宝、松树、牡丹、梅花、莲花、铜钱花纹和欧式口衔圆环的狮首手柄、脚踏象征权力圆球的兽足、在略呈扇形和多边的椭圆形身体的完美融合,成为西方巴洛克风和中国风的杰出代表。

Monteith
图四 标有AK的冷杯器, 售于1908年Muller & Cie 阿姆斯特丹

这些所有的特征,连同巴洛克垂纬花纹与内部所绘葡萄纹饰,完美地契合了De Grieksche A在Adrianus Kocx管理下的风格 。其中的相似之处可以在图四中标有AK的冷杯器上找到。葡萄酒冷酒器和冷杯器是根据当时最流行的时尚而定制的,可以与巴洛克风格的室内装饰遥相呼应。

 

 

参考文献:

Aronson, Robert D., and Celine Ariaans. Delftware, In Honor of the Delicacies: Unique Massive Wine Cooler. Aronson Publishers, 2020. 
Degenhardt, Jane Hwang. “Cracking the Mysteries of ‘China’: China(ware) in the Early Modern Imagination.” Studies in Philology, Vol. 110, No. 1, 2013, pp. 132-167.
Jörg, Christiaan. Interaction in Ceramics: Oriental Porcelain & Delftware. Urban Council, 1984.
Van Aken-Fehmers, Marion, et al. Het Wonder van Delfts Blauw, Delftware Wonderware. Gemeentemuseum Den Haag; Waanders Uitgevers, 2012.
Back To Top
X